发布时间:2020-11-24 文章来源:xp sp3系统下载 浏览:
网络技术是从1990年代中期发展起来的新技术,它把互联网上分散的资源融为有机整体,实现资源的全面共享和有机协作,使人们能够透明地使用资源的整体能力并按需获取信息。资源包括高性能计算机、存储资源、数据资源、信息资源、知识资源、专家资源、大型数据库、网络、传感器等。 当前的互联网只限于信息共享,网络则被认为是互联网发展的第三阶段。 有时候,在进行一些网络设置中,我们涉及到PPPoE Server配置的相关内容。但都是基于窗口操作的,这里我们在来详细讲解一下文本命令PPPoE Server配置方法,那么总体来说我们的配置可分文四个步骤,具体如下。 RouterOs的PPPoE Server配置大致可分4个步骤: · 为PPPoE虚拟拨号用户设置一个内网IP地址池,用于给客户动态分配IP地址。 · 添加一个PPP profile,设置一个内网IP地址,以使客户可以从地址池中获取IP地址。 · 添加PPPoE拨号用户,用户可以使用用户名和口令进行拨号。 · 添加一个PPPoE Server。 工作完成,用户才可以进行虚拟拨号 我们来看一下具体的PPPoE Server配置操作: 1.添加一个名称为mypool的地址池 [admin@MikroTik] ip pool> add name=mypool ranges=192.168.0.2-192.168.0.254 可以使用print命令看一下: [admin@MikroTik] ip pool> print # NAME RANGES 0 mypool 192.168.0.2-192.168.0.254 2.添加一个名称为myserver的PPP Profile [admin@MikroTik] ppp profile> add name=myserver local-address=192.168.0.1 remote-address=mypool 可以使用print命令看一下: [admin@MikroTik] ppp profile> print Flags: * - default 1 name="myserver" local-address=192.168.0.1 remote-address=mypool session-timeout=0s idle-timeout=0s use-compression=no use-vj-compression=no use-encryption=no require-encryption=no only-one=no change-tcp-mss=yes tx-bit-rate=0 rx-bit-rate=0 incoming-filter="" outgoing-filter="" dns-server="" wins-server="" 3.为PPPoE Server添加用户名为abc,口令为111,该用户只能使用PPPoE服务。 [admin@MikroTik] ppp secret> add name=abc password=111 service=pppoe profile=myserver 使用命令print看一下: [admin@MikroTik] ppp secret> print Flags: X - disabled # NAME SERVICE CALLER-ID PASSWORD PROFILE REMOTE-ADDRESS 0 abc pppoe 111 myserver 0.0.0.0 4.添加一个PPPoE服务,名为mypppoe,端口设置为内网接口ether2 [admin@MikroTik]interface pppoe-server server>add service-name=mypppoe interface=ether2 default-profile=myserver 也可以使用命令print看一下。 ◆配置NAT 由于我们内网使用的是私有IP地址,为了可以正常上网,还要配置NAT进行地址转换才可以。 我们要使用的是RouterOs称为“Source NAT”的方式。 [admin@MikroTik] ip firewall src-nat>add action=masquerade out-interface=ether1 使用命令激活NAT [admin@MikroTik] ip firewall src-nat> enable 0 ◆配置默认路由,IP地址222.168.9.252是我们下一跳的地址。 [admin@MikroTik] ip route> add dst-address=0.0.0.0/0 gateway=222.168.9.252 ◆配置客户机 客户机上只需要安装PPPoE虚拟拨号软件就可以了。 注意:客户机和服务器要通过交换机设备的网络集连才可以正常通信。 网络的神奇作用吸引着越来越多的用户加入其中,正因如此,网络的承受能力也面临着越来越严峻的考验―从硬件上、软件上、所用标准上......,各项技术都需要适时应势,对应发展,这正是网络迅速走向进步的催化剂。 |